行业资讯
你可能喜欢看
联系三昌
行业资讯
关于离心泵的发展历程
- 作者:三昌泵业
- 发布时间:2023-02-13 10:15:17
- 点击:0次
离心泵是指依靠叶轮转动时产生离心力来泵送液体的水泵,离心泵早期的发展历程是5世纪出现在圣多明各铜矿中用来排水的木质泵,现今被陈列在巴黎博物馆中;15世纪末意大利的学者达·芬奇提出了离心泵的概念,法国的物理学家坦尼斯·巴本在1689年做出了离心泵的试验模型,1705年巴本在试验泵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制造出一台多个叶片的泵,但是,非常接近离心泵的是1818年在美国出现的具有径向直叶片、半开式双吸叶轮、蜗壳的马萨诸塞泵。
在20世纪50年代专家学者利用用数值计算方法来判断叶轮中的流动情况,但具有完备形态的内流数值模拟通常认为始于吴仲华教授的S1、S2两类相对流面理论后,叶轮机械内流数值模拟才得到了飞快的发展;如今我国学者对离心泵叶轮内部三维紊流数值模拟探索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不理想,缺乏实验的验证;近年来经济与水泵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流体力学也快速发展,CFD软件应用广泛,离心泵内部流场数值模拟上的应用也慢慢多起来,利于CFD方法对叶轮内部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明确了液体在叶轮过流部件中的速度与压力分布,所以叶片的选型、设计与性能预测已经成为现代离心水泵技术的重要方法之一。
输送与储存石油天然气时,普遍使用各种管输流体机械,增加流体的能量,克服流动阻力,实现沿管路泵送的目的;离心泵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通用水力机械,适用于给排水、农业工程、能源工程等等领域;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离心泵应用范围逐步扩大,随着应用范围的扩大,工作环境也愈加复杂,现代工程技术对双吸离心泵的性能要求逐步增高,传统的经验和模型试验相结合也难以达到设计要求。
在传统离心泵的研发制造过程中,一个成功的水力设计模型要通过反复多次性能试验模型修改才能完成,随着计算流体力学在一些领域的成功运用,现在使用计算流体动力学仿真分析方法来代替性能实验,在计算机上完成初步的三维造型设计后,就能进行流场校核并且预测离心泵的性能,进一步缩短产品开发周期以及降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