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修技术
你可能喜欢看
联系三昌
水泵知识
DG型卧式多级锅炉给水泵维护检修技术规程
- 作者:三昌泵业
- 发布时间:2016-01-12 17:17:54
- 点击:0次
本规程适用于DG46-5012、4GC-8型卧式多锅炉给水泵的检修和维护。
1.1 卧式多锅炉给水泵的主要用途
输送除氧水至锅炉、造气和合成废锅。

1.DG锅炉给水泵型号和意义
DG--多级锅炉给水泵
46--流量(m3/h)
50--单级扬程(米)
12--级数
2.锅炉给水泵结构说明
本系列卧式多泵为两端支承。壳体部分是节段式,泵的传动方式是通过弹性联轴器与电动机联结,泵的旋转方向从驱动端看泵,为顺时针方向旋转。
2.1 定子部分:主要有吸入段、中段、吐出段、导叶、填料函体等,分别用拉紧螺栓联成体,吐出口与吸入口为垂直方向。
2.2 转子部分:主要有轴、叶轮、平衡盘及轴套等零件组成。
2.3 泵的密封:
a、吸入段、中段、吐出段之间的静止结合面用纸垫密封。
b、泵的各之间采用节流密封。
c、泵的两侧采用软填料密封。
d、采用挡水圈挡水,防止水进入轴承。
2.4 轴承部分:整个转子由轴两端的滚柱轴承(4GC-810泵为滚珠轴承)支承。轴承采用油脂润滑。
3、锅炉给水泵检修周期、工期:
检修项目 | 小 修 | 大 修 |
检修周期 | 3-6(月) | 12-15(月) |
检修工期 | 8(小时) | 48(小时) |
4.1小修:
4.1.1检修填料密封,更换填料;
4.1.2找正联轴器,调整联轴器的轴向间隙、更换联轴器易损件。
4.1.3检查、修理在运行中出现的各种缺陷、更换轴承、紧固各部螺栓。
4.1.4检查、清理冷却水系统,更换润滑脂。
4.2大修:
4.2.1包括小修内容;
4.2.2解体、检查各零部件的磨损,腐蚀和冲蚀程度,予以检修或更换。
4.2.3检查轴的磨损,腐蚀和不直度,进行修复或更换。
4.2.4校核叶轮的静平衡。
4.2.5检查、调整口环间隙。
5.锅炉给水泵的拆卸与装配:
5.1锅炉给水泵的拆卸
5.1.1泵的拆卸时,应测量下列数据,并做好记录,以便组装时参考:
a、测量转子窜动间隙。
b、复查对轮中心。
b.叶轮、轴套、调整套等的端部承力面应接触均匀,无毛刺、伤痕等缺陷。
c.在平板上检查端面的晃度,不应超过0.02mm。大于0.02mm时,应进行刮研。
5.1.2先将泵内液体放掉,拆去妨碍拆卸的附属管路,如平衡管、水封水管引线等。
5.1.3拧下吐出侧轴承压盖上的螺栓和吐出段、填料函体、轴承体之间的联接螺母,卸下轴承部件。
5.1.4拧下轴上的圆螺母,依次卸下轴承内圈、轴承压盖和挡套后,卸下填料体(包括填料压盖、填料环、填料等在内)。
5.1.5依次卸下轴上的O型密封圈、轴套、平衡盘和键后,卸下吐出段(包括末导叶、平衡盘等在内)。
5.1.6卸下末叶轮和键后,卸下中段(包括导叶在内),按同样方法继续卸下其余各的叶轮,中段和导叶,直至卸下叶轮为止。
5.1.7拧下吸入段和轴承体的联接螺母、拧下轴承压盖上的螺栓后,卸下轴承部件(在这之前应予先将泵联轴器卸下)。
5.1.8将轴从吸入段中抽出,拧下轴上的固定螺母、依次将轴承内圈、O型密封圈、轴套、挡套等卸下。
5.2泵的装配泵的装配顺序,按拆卸顺序反向进行。
6.锅炉给水泵的检查和修理
6.1轴的检查:
a、应用00号砂布涂上油打光滑,检查有无冲蚀和毛刺等缺陷。
b、把轴划成几个等分,用百分表检查各处的弯曲度。其弯曲值是在同圆周两个相对位置读数差的半.。
水泵轴允许弯曲值当轴的弯曲值超过0.05mm时,应在车床上找出弯曲方向,可采用局部加热加压法、应力松弛法或捻打法进行校直,也可采用机械加压法校直。
测量位置 | 轴径处 | 轴套处 |
允许弯曲值 | ≤0.03 | ≤0.03 |
c.发现有下列情况之时,应考虑更换:轴表面有被水冲刷而出现较深的沟痕时。
轴表面发现裂纹时。
轴弯曲虽经多次校直。
运行以后仍发现弯曲时。
d.检查轴径圆柱度公差应为0.02~0.03mm。
6.2轴上套装件的检查
a.检查叶轮磨损、汽蚀、裂纹情况。若叶轮口环处有磨损,但深度不大,可在车床上修整再用,修整时要注意保证同轴度,同轴度公差为0.05mm。若口环处磨损较严重,无法修复,应更换新叶轮。叶轮与轴的配合间隙应小于0.06mm,间隙过大时可更换配件。叶轮密封环半径间隙应符合图纸要求,或按表2规定。
b.叶轮、轴套、调整套等的端部承力面应接触均匀,无毛刺、伤痕等缺陷。
c.在平板上检查端面的晃度,不应超过0.02mm。大于0.02mm时,应进行刮研。
叶轮直径 | 120~180 | 180~260 | 260~360 | 360~500 |
允许半径间隙 | 0.20~0.30 | 0.25~0.35 | 0.30~0.40 | 0.40~0.60 |
6.3平衡盘、平衡环的检查
a.检查接触面应光滑平整。
b.用红丹粉检查平衡盘、环接触面严密程度。如接触不好,应进行对研,使其接触面积达到75%以上,且接触匀称。如接触不良应研磨好。
6.4转子的试装检查
整台泵装复前,必须先进行试装,把套装件装在轴上,并进行下列检查:
6.5转子的试装检查
整台泵装复前,必须先进行试装,把套装件装在轴上,并进行下列检查:
a.各机叶轮出口中心线间的距离应符合要求。
b.检查后叶轮与平衡盘工作面的距离,并做好记录。
c.叶轮出口端面圆跳动公差应小于0.08mm。
d.检查套装件径向圆跳动,叶轮密封环处应小于0.08mm,轴套处应小于0.04mm。
e.检查平衡盘径向圆跳动公差应为0.04mm,端面圆跳动公差应为0.03mm。
6.6锅炉给水泵其他检查项目
a.检查中段结合面,不好时应刮研处理。测量两中段外壳接合面的间距,将叶轮放入导叶内,测量叶轮出口中心与导叶进口中心的偏差。
b.检查出水端导叶中心至静平衡盘工作面在工作时的间隙,应和试装时末叶轮出口中心与动平衡盘间的距离相等;如不相等,可加工轴套或平衡盘的承力面进行调整。
c.检查泵壳导向键,应无卡涩磨损,间隙合适。
d.检查更换盘根冷却水室。
7.锅炉给水泵的装复水泵修复后回装,应按解体时的相反顺序进行,方法如下:
7.1把泵轴先穿入低压端盖中,随后将低压盘根压盖、油挡等件放在轴上,在装 入联轴器。
7.2先装第叶轮、键、间隙套和泵壳,再逐装叶轮和中段泵壳至出口端盖,并应注意:
a.按锅炉给水泵试装的顺序记号装入。
b.应将高压轴端支撑住,以防弯曲。
c.在组装过程中不要轻易盘动转子。
d.装叶轮、间隙套等件时,推移应平稳,防止歪斜与卡涩。
7.3对称拧紧穿筋螺杆,装上调整套,动平衡盘、高压轴套,拧紧螺母。
7.4测量轴的窜动量并做好记录。
7.5松开轴端螺母,拆下动平衡盘,装上静平衡盘,再将动平衡盘装好。测量转子
窜动量,要求为总窜量的1/2。
7.6组装出水侧冷却水室端盖、轴承支架、轴承等部件并加油。
7.7联轴器找正,要求中心允许偏差应符合表3的规定。
7.8回装与泵体相连接的进、出口管、平衡管、再循环管、冷却水管和各测量仪表。
8.锅炉给水泵常见故障处理方法
现 象 | 原 因 | 处 理 方 法 |
运行时发生振动 |
叶轮静平衡不好 联轴器中心不正; 与泵体连接的管子固定不牢靠; 泵活电动机底脚固定不好; 泵轴弯曲; 轴承磨损; |
检查是否腐蚀或损坏影响 检查联轴器中心是否正确 检查紧固 加固泵或电动机底脚 检查校直 更换轴承 |
轴承发热 |
轴承磨损 润滑油变质 |
测量间隙坏者更换 更换新油 |
泵运转后不出水, 压力表不显示出水压力 |
进水压力低于饱和温度下的汽化压力 运转方向相反 |
提高进水压力 校正水泵转动方向 |
电流增大 |
填料压盖太紧,填料室发热 动静部分碰磨 泵的流量大于规定值 |
放松填料压盖 调整平衡盘,更换磨损件 减少供水量在额定以下 |
轴向力不平衡 |
密封环磨损 平衡盘磨损 平衡盘径向间隙过小 |
更换磨损件 重新研磨 加大间隙的规定值 |
运转中压力和流量不足 |
进水压力低于饱和温度下的汽化压力 过滤网或流道被阻 泵启动前没将进水管路充满水 叶轮雨密封环磨损 水泵平衡盘的径向间隙超过规定值 |
提高进水压力 停泵清理滤网 向进水管路继续充水 检查更换磨损零部件 调整间隙 |
- 上一篇:锅炉泵常见故障解决方法及维
- 下一篇:DG锅炉泵和GC锅炉泵的区别